第二十一屆亞洲女子籃球錦標賽,中華女籃勇奪第三,並取得明年世錦賽參賽資格,委實可喜可賀。距離上次中華女籃參加瓊斯盃比賽因而在國人面前亮相已經有接近一年的時間,兩次比賽期間經歷國內的WSBL,外地集訓,換血爭議,最後錢薇娟還是上場了。但無論如何,中華女籃此次打出讓球迷滿意的成績,也展現出頗具活力的陣容,筆者看了幾場球,有一些感想,在此與眾球迷分享。



開始之前先教所有尚未進入社會之在學青年一個乖:未來在職場,不管你做什麼報告,一定要先報喜,再報憂!這中間的情形很微妙,不過小弟我就靠這一招幾年來騙吃騙喝,一直是長官眼中的紅人。很有用的,相信我。



因此,先來講一下中華女籃隊的展望。



大家都覺得中華女籃這次亞錦賽打的好是因為換血比日本跟大陸優秀,但我覺得中華女籃其實並沒有換血的問題,或者是說中華女籃其實一直在換血。中前鋒部分從我看球以來,從葉素娟交給覃素莉,然後齊璘,蔣憶德,然後就是鄭慧芸了。再加上其他較不起眼,但也很盡責的的各時期國手,像黃雅真,陳怡儒,陳黃鶯等,基本上在四五號內線球員這部分其實一直在交接中,通常都是一個老的帶一個小的先發。



目前的狀態是鄭慧芸帶著劉君儀跟姜鳳君,然後等幾年後就是劉姜兩人帶著蔡佩真跟柳伊純了,可喜的現象是,大主將從一個人變成兩個人。這次亞洲杯中,我們會發現中華隊在內線球員的輪替上非常從容,不僅不怕犯規,而且可視狀態調整上場的時間,像去年姜鳳君狀態好就多打點,今年變成劉君儀好了,就讓劉君儀多打一點。總之,目前四五號球員的強度,沒有意外的話,四五年之間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我想可能會出現的唯一的問題是,有沒有人能夠進步到鄭慧芸這樣變成亞洲級球員的水準?最好的情況是我們還必須有個球員有升級的進步球技才行。



至於三號球員的部分,中華女籃這兩年在這個位置上改變的最多。幾年前這個位置為了提供準確的三分火力,通常都是放偏後衛技巧的球員,像傅姿伶,蔡佩穎,趙碧鳳等,但是這兩年開始使用初詠萱跟林慧美,他們的外線能力比從前他們還在打四五號球員時精準,而身材,籃板,卡位等等內線球員天生的感覺仍在。這種做法大大地提高了整個球隊防守的深度跟廣度,而且是在攻擊面犧牲很小的情形下達到。他們之後我希望劉家秀,孫韻荃等身材較單薄,但是速度跟高度還蠻優秀的球員可以練一下外線準度,繼續接班。



後衛自從陳伊蘭,陳淑真交接給錢薇娟之後,後來就只有麥雅惠跟張慧瑛兩個比較常出現在中華隊的後衛名單中。因為錢薇娟太厲害,不僅造成後衛線上的過度依賴,而且也容易出現評量新後衛時的高標準。但幸好,文祺,陳萓峰跟姜憶蓮出現了。



這幾個後衛都是又有靈性,心臟又夠大的璞玉,尤其是文祺,在這次亞錦賽替補錢薇娟的工作做的還算稱職。受限於經驗與輩分,雖然進攻組織上並不突出,但是防守上可是竭盡全力,讓人激賞。平心而論文祺跟陳萓峰的進度幅度比我想像的要慢些,尤其是外線穩定度方面。



不過由文祺/陳萓峰身上或許我們可以想像在電信/國泰中還有大姊姊的情形下,攻擊主導性並不在他手上。換個角度想,以文祺本次比賽展現的防守能力,想來也經過一番努力才換得的。我想文祺跟陳萓峰是有進步到錢薇娟這種水準的可能性,但這個可能性必須要再努力才行,請繼續加油。



總結來講,換血的部分讓人滿意,中華女籃的強度不致青黃不接,這在國內這樣子的女籃環境中,即使不能說是奇蹟,至少也算難能可貴了。依照錢薇娟跟鄭慧芸曾經公開過的生涯規劃,三年後他們退休後,中華隊中或者我們可以看到擁有穩定外線的文祺或陳萓峰或是姜憶蓮,擁有三分線以及拼鬥精神的藍瑞瑜與孫潔萍,精神領袖初詠萱跟林慧美,內線有姜鳳君,蔡佩真,劉君儀,柳伊純,以及某個努力補上的球員。這個陣容其實跟現在的中華隊差距很小,我想講的其實是:請注意,現在的中華隊扣掉兩大老將,幾乎沒有球技已經到達頂峰的球員。光這樣想就會覺得中華隊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



講完展望,再來講一下隱憂部分。



這次比賽中華隊出現幾個很大的缺點:



第一個就是錢薇娟在不在場上的差別。各位球迷可以發現到錢薇娟在場上跟不在場上,進攻效率差別非常大。其實講坦白一點,中華隊練的很熟的洪老師流高低中鋒打法並不特別需要很有靈性或是很會傳球的後衛,基本上後衛只是必須要有外線投射能力,以及一定的帶球突破能力。在這方面我覺得錢薇娟跟文祺的差距並不足以解釋他們在場上時呈現的中華隊實力落差。誠然,錢薇娟有更強的單打能力,更強的取分技巧,但是在比賽場上實際的情形來說,錢薇娟自己拿球處理的比例並沒有想像中的大。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我不知道,這裡只提供幾個可能:



一、文祺的風格問題:文祺其實是個比起外線更愛切入的球員,但是受限身高與經驗,他的切入水準在國際賽中是吃不太開的。也因此在這個點上,他的攻擊力跟錢薇娟的差距在國際賽會被更加放大,甚至可以說,文祺的進攻在中華隊的系統戰中幾乎是零!在幾個來回之後,被看穿的中華隊自然會面對針對弱點,更加險惡的防守,攻擊效率自然下降很多。另外,文祺對於快攻的處理還是比較喜歡自己打掉,在國內以他的球技即使不進,造成犯規的機率也不小,但是國際賽的強度將造成這些動作看起來太無謂,最後只有失敗收場,這非常的可惜。文祺在高中戰場受到注意是因為他的速度與靈性,還有霸氣,換個角度形容,就是文祺在球場上總是作對的事以及總是懷著鬥心與決心,像這樣子的球員如果有好教練順著他的風格引導,他其實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的。



最後建議文祺可以參考一下麥雅惠的打法,我對麥雅惠的急停跳投印象深刻,文祺可以試試看把這招copy過來。



二、心態問題:這也可能會是三年後中華隊最大的罩門。那就是錢薇娟在場上造成的安定感。這其實跟球技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有的時候純粹只是由於「我跟錢姐一起在場上」這樣的安定感讓每個人安心地發揮球技,當錢薇娟不在場上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潛意識地慌亂。



如果問題真是在這裏的話,那培養第二個精神領袖就變的非常重要。所謂的精神領袖,必須要有老大的個性、程度以上的球技(最少要長時間留在場上)、一定的資深度、以及領導球隊的經驗。這個人通常會是拿球最久的控球後衛,但是以中華女籃的情形來說,等待接班的後衛都不太資深,文祺雖然個性很適合,但是球技還不見得一定勝過陳萓峰跟姜憶蓮,不見得可以長時間留在場上。



而且以中華女籃的隊形跟打法,我覺得精神領袖選內線球員是比較適合的。對,我認為姜鳳君是最佳人選。他打法強硬,有單獨取分的能力,雖然不確定個性適不適合,但是她看起來還蠻外向的。我想如果給予她機會,他是有機會勝任這個任務。



講完錢薇娟效應後,我認為中華隊目前的第二個嚴重問題是在於戰術。洪老師的半場系統戰術跑位我覺得比較單調(啊!硬著頭皮講就準備好被修理)。以得分的位置來分,大抵可以分為低位單打,外線跳投,切入跟開後門四類(廢話!)



這中間最讓球迷印象深刻的,也是得分效率跟使用比例最高的就是低位單打那一項。而中華隊的低位單打是非常特別的,因為單打球員接球的位置比較靠近籃板正面而不是大家熟知的四十五度角或是底線附近。除此之外中華隊在確保單打品質的前提下,會要求球員接球前先要到可以接球馬上出手的位置,等到球餵進去後可以直接得分,確保更大的得分效率。



除此之外,而且中華隊也用了許多的戰術傳導跟走位來確保傳球路徑的暢通,這一塊也是我覺得中華隊戰術最深奧的地方。這個低位接球本來是非常有效的打法,但是在寸土必爭的國際賽內,被敵手反覆研究下,久了總會被識破。最先是傳球路徑跟習性被預測出來,吊進去的球容易被截斷,這種往禁區的傳球不管是由其他球員的抄截還是防守接球員的在前防守,被截後由於我們的球員位置,總會出現很大被快攻的機會。而即使球安全的傳到,如果我們的四五號球員拿球時因為角度與傳球問題,被迫失掉原有卡好的位置,那麼在禁區正中間拿一顆球,敵隊將很容易完成包夾的動作。而偏偏我們的內線球員傳球視野普遍不夠好,傳不出去,最後經常出現沒有效率的投籃,然後攻守轉換。



籃球場上沒有完全有效的攻擊戰術,如果想要有流暢的攻擊與不斷的取分,準備多套走位與戰術不讓對手識破是很重要的。攻擊時控球後衛或是教練總是手舉高,然後比手勢,簡單的幾根手指頭,簡單的組合,不就在告訴隊友這一次組織該用哪一套戰術?我已經不記得中華女籃在比賽中有沒有這種動作,但是我覺得中華隊在變招非常的被動,我們經常看到這次高吊失敗,下次又吊,勉強進去後位置不好又浪投。然後,下次是內線球員一直擠擠擠但是要到位後在外圍的球員又送不進球,攻擊時間到又浪投。



以上這樣講是很殘酷,然而我確實有這種感覺,就是中華隊的戰術走位太單調!洪老師的高低中鋒打法想要發揮效用必須要我們內線球員的身高大於等於對手時才會有較好的效力。身高高的話,不僅高吊球輕鬆,單打成功率也較高。



今年鄭慧芸因為受傷身體不適,但是想想去年以前鄭慧芸的表現,因為他高,也壯,要到球後除了往籃框方向硬吃外,轉遠邊的中距離跳投命中率也高的嚇人,這讓他在接球位置上的限制沒那麼大。對照今年對大陸隊的兩場比賽,在對手比我們高很多的情形下,我們有多少球吊進去後被包夾或是被守住,然後就看到我們球員摔在地上,球權轉換。



然而我們有幾個鄭慧芸?還有,如果鄭慧芸失常呢?再想想下一代的內線主力,姜鳳君跟劉君儀都沒有鄭慧芸的身高,姜鳳君因為球風悍,可能還打的開,劉君儀就不一定了。而即使打的開,利用身材厚度的打法總是耗力又容易受傷。另外,高度更矮將會更難吊進去好的發動位置。



有鑑於此,我認為準備戰術打中華隊的三號球員是很重要的,我以為中華隊想在國際賽打開的重點是在於三號球員的表現。其實並不是三號球員非得要得多少分,而是最少她必須要有承擔攻擊的時間與機會以分散敵隊對禁區的注意力。而以身體條件與球技來說,一百八十公分左右的身高,內線的腳步,外線的準度,即使以亞洲球員的標準來看,我們的小前鋒都有不錯的水準,然而以他們的平均得分來做參考資料的話,在某個角度下思考,她們的能力有被封印的感覺。如何讓他們躍上攻擊檯面我以為是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向。



除此之外,要補足這套戰術的缺點,還可以加強內線球員的傳球能力。前面有提到中華隊的內線球員傳球視野似乎不太好,但事實上傳球技巧還不錯。這不矛盾,也不是在玩文字遊戲。比賽中我們時常可以看到中華隊內線球員走位,給小球,開後門上籃等精采鏡頭,但是卻幾乎沒有看到在強邊被包夾後把球轉移到弱邊造成跳投機會的畫面。



中華隊的中前鋒被包夾時,每每都需要後衛主動出現在他的視野內幫忙解圍,這樣戰術勢必還要再重跑,時間壓力也降低了攻擊效率。想一想,如果中前鋒在禁區吸引包夾後,以中華隊不惡的外線能力,我想外傳弱邊空檔投進的機會應該不小。多了這一招,最少敵隊包夾時會有所顧忌,自然會讓我們戰術成功率高些。



至於在防守部分,中華隊的區域聯防其實以經守的不錯了,雖然在對高個球隊時,被高吊過頭造成底線失守的情形所在多有,但是籃球是攻擊的遊戲,這樣子的防守成效我以為很滿意了。所以,請繼續保持,如果能再加一兩種有效又特別的全場包夾就更好了。



因為球迷總是很貪心的嘛!



總結來說,中華隊的隱憂跟人的關係很大。我的意思是這些隱憂之所以存在或是不明顯其實是由於目前中華隊最重要的三個人:洪老師,錢薇娟,還有鄭慧芸。沒有洪老師,就沒有那些堅持到底的跑位,沒有錢薇娟球員就不會有依賴的情形,而沒有鄭慧芸或許高低位戰術的成效就不會這麼大,那麼對應的戰術修正或許也早就有了。



一路走筆到這裡,也只能苦笑了,因為我們都知道沒有這三個人,中華隊絕沒有現在的好成績。沒有洪老師,我們怎麼會有堅持到底的鬥心,怎麼會有世錦賽門票?沒有錢薇娟,我根本不敢想像中華隊會亂到什麼程度?沒有鄭慧芸,我們也不會知道原來台灣的中鋒可以這麼全能,這麼強悍!照這樣引申的話,似乎,這些問題就變成必要之惡了?我也不知道,或許我的擔心與分析都是紙上談兵,那些事情根本不像我講的那樣,也或許這樣的調整對現今的中華隊隊形是最好的結果,也或許,這些事情洪老師與教練團們早就想辦法在改進了。我不知道。

  

我唯一知道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希望中華女籃能更強大,更完美。



時間的流逝讓每件過去的事物變的更醇。在回憶中,當我們試圖記憶哪一件事情時,通常我們都只剩下感覺。就像我總是忘不了多年前半夜起來看中華對巴西的那場世界盃比賽,但是我完全不記得任何畫面,只記得那個時候我跟家父一起幫中華隊加油的,那種感覺。



謹以此紀念中華女籃四度進軍世界盃!恭喜你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